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 智淼新款一體式二合一煙溫試驗器及紅紫外火焰探測器功能試驗器
- 智淼新款一體式二合一煙溫試驗器升級版
- 消防建筑保溫材料有哪些
- 賓館與商業可否共用同層的疏散出口
- 消防重點單位如何搭建逐級責任體系,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
聯系我們
廠家:智淼消防檢測設備廠家
手機:15262554119
電話:4006-598-119
郵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黃河路275號119室
消防新聞
持續優化消防審驗流程,守護萬家燈火百業興盛
- 作者:四川消防檢測設備
- 發布時間:2022-12-02 16:45:16
- 來源:http://m.stylosenbois.com/
- 點擊:715
消防是工程建設領域不可忽視的關鍵一環,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自廣州市機構改革以來,建筑工程消防、人防被納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職能范圍,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由此被提上新的重要日程。
近年來,廣州市在建筑工程消防審批與驗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成果:2020年3月,廣州率先在全國推行消防審批全網辦,消防審批文書納入“電子證照”;2021年7月,廣州推出建設工程消防業務服務系統,實現施工圖審查與消防技術并聯審查等功能;2022年1月,在三維BIM施工圖智能審查基礎上,廣州試點消防設計技術機器輔助審查的“CIM+”應用,助力實現消防審批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在商場、體育館、交通樞紐、住宅小區……消防安全設施無處不在,正是它們的“如影隨形”保障了城市生活更加安全、多元,充滿煙火氣。
一直以來,廣州市大力探索工程建設消防審批、驗收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徑,為更多行業提升安全運營能力,為老資源對接新需求提供智慧解決方案。
打破既有建筑消防安全瓶頸
恩寧路永慶坊是廣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標桿項目,也是老舊建筑微改造在消防審批、驗收工作中飲“頭啖湯”的關鍵項目。為助力廣州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廣州市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探索破解老舊小區活化利用面臨的消防審批和管理難題。
2019年11月,廣州市編制出臺了《關于加強具有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老舊小區既有建筑活化利用消防管理的工作方案》,助力永慶坊項目成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消防審驗全國經典案例。不僅如此,廣州市還印發了《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建筑防火標準》,制定了對歷史文化街區建筑審批“一事一議”的論證方式,以“繡花功夫”破解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審批、設計、審查難題。
在先行先試項目上積累寶貴經驗的同時,廣州市將解決歷史保護建筑活化利用的消防難題擴圍到全部既有建筑,創新解決利用既有建筑開設頤康養老中心和村級工業園的消防難題。截至目前,全市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開設養老中心已有46個項目通過消防驗收并投入使用,約2000個村級工業園納入消防審批試點。
在此基礎上,廣州市住建部門積極利用既有建筑活化解決城市“一老一小”等民生問題,在加快解決消防審驗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全市養老托幼機構建設。針對此類建筑改造項目,市住建局安排專人跟蹤督辦,主動對接民政、衛健部門,梳理養老托幼機構項目存在的消防審驗難題,及時編寫養老托幼消防審驗標準單行本。
通過對全市23個既有建筑試點項目的先行探索,廣州市有效盤活了舊廠房、老商圈、歷史文化街區、老舊小區的閑置房屋資源,提升了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為新業態發展和公共配套服務改善激發活力。廣州不僅注重在實踐中解決問題,更注重在實戰中及時總結理論經驗,《廣州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消防設計建設指引》《歷史保護建筑防火技術規程》《廣州市村級工業園改造工程消防審批試點工作方案》等系列規章制度陸續出臺并完善,為全國既有建筑消防審驗工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方法論。
辦結業務超萬宗涵蓋31類工程
自承接建設工程消防審批業務以來,廣州市住建局以“接得住、管得好”為目標,不斷攻堅克難、努力探索創新,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消防審批和管理制度,創新完善了多類別消防設計審查驗收規程和標準,著力解決了一大批歷史遺留和難點痛點問題。
通過不斷在重點項目中積累經驗,并逐步擴大消防建設向各領域覆蓋,廣州市以“規范、高效、科學、實用”的消防審批管理經驗,蹚出了一條具有住建特色的建設工程消防管理之路。截至目前,全市辦結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備案業務超萬宗,涉及市政、鐵路、石油化工、天然氣、供電工程等31類建設工程1000余宗項目。
市住建局建設工程消防管理處負責人劉崇權表示,廣州市正在打造“1+1+N”消防審批管理體系,即“一個”消防業務平臺,該平臺是在國內率先發布的建設工程消防業務全流程管理平臺;“一體化”融合監管體系,廣州在全國率先實施工程質量、安全、消防、人防業務融合統一監管,徹底扭轉企業多頭對接的局面;“N個”創新消防審驗制度和措施,目前已實施的有“全網辦”“提前開展技術服務”“施工圖審查與消防設計技術審查并行開展”“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既有建筑活化利用消防審驗和管理”“村級工業園改造工程消防審批試點”等。
此外,廣州市逐布完善系列消防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市住建局共計主編參編消防相關技術標準規程和辦案執法手冊12部,其中,2021年5月發布實施的《歷史建筑保護防火技術規程》,為全國首部歷史保護建筑防火技術規程地方標準,開創地級市編制地方性消防技術標準之先河。
在審批、驗收等實際操作層面,市住建部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切入點,不斷優化消防審批,精簡材料、壓縮時限,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廣州市率先實現建筑工程領域消防審批全網辦,大幅提高了審批效率,申報材料從8項精簡為3項,辦理時限從20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為企業帶去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效益。同時,廣州已全面推行消防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消防業務“不見面審批”。
最后,堅持以問題導向深化消防審批、驗收工作改革,廣州市住建局將服務前置,持續加強創新管理。為避免企業申請行政審批時因設計圖紙存在局部技術錯誤不能通過,廣州積極爭取國家授權開展消防審批技術審查與行政審批相分離創新試點。自2021年1月房屋建筑工程消防專項納入聯合驗收以來,共辦理審批案件,辦理案件4000余宗,涉及消防專項的2600余宗,消防審驗通過率達到91.99%。
【創新】
廣州:率先引入城中村防火組團管理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基層安全綜合治理工作,近日,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共同印發《廣州市城中村消防整治提升技術指引(試行)》(下稱《指引(試行)》),致力全面加強城中村治理,補齊城中村基礎設施特別是消防設施短板。
堅持“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廣州市創新引入了城中村密集區域防火組團管理模式,為城中村消防工作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新路徑。《指引(試行)》從劃分防火組團、打通消防通道、消防水系統、微型消防站、消防控制室、規范電動車、電動自行車停放及充電管理、燃氣使用安全管理等8個方面對城中村公共區域消防安全提出具體措施,對城中村范圍內的建筑密集區進行防火組團劃分。
為阻止火災蔓延,廣州市將通過利用現狀道路(含村路)或空地、水體等進行劃分,分成若干個防火組團;并對防火組團內部各建筑之間,以及組團與相鄰既有建筑之間的消防措施進行相應規定。防火組團有利于控制過火面積,阻止火災蔓延。
《指引(試行)》規定,防火組團的占地面積總和不應超過3000平方米;組內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組內存在耐火等級為三、四級的建筑時,其相應建筑的占地面積應分別乘以二倍、四倍系數后再計入。
同時,廣州鼓勵城中村防火組團內部自身疏散條件較弱的相鄰建筑,通過符合消防要求的通道、天橋等相互連接,讓城中村原來互為握手樓卻不相連的建筑單體能夠通過連通走道,達到兩個及以上的疏散路徑,提高安全系數。
《指引(試行)》是廣州市針對特定居住環境印發的消防安全指引,是廣州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重點區域消防隱患“對癥下藥”的一次嘗試,也是廣州探索消防分級管控、組團管理模式的開始。
【案例】
“繡花功夫”提升老建筑安全等級
保障房、工業園、養老院、托兒所……在向存量要效益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時代,廣州市充分盤活既有建筑資源,以微改造提高空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尊重歷史,放眼未來,適應發展。廣州市消防工作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不斷加強智慧消防、機器輔助消防審圖技術改革等力量,助力老舊建筑在新技術、新規則下重煥光彩。
消防工作同樣需要“繡花功夫”,針對不同項目中的建筑構造、空間布局、安全要求等,廣州市住建局聯合消防設計專家共同會審、論證,精準對接項目間差異化需求。以永慶坊微改造項目為例,該項目因建設密度大,部分消防車道轉彎半徑不足,此外,騎樓街等老舊建筑疏散道路數量、空間距離也不滿足相關規定要求。
根據傳統歷史文化街區普遍存在的空間狹小、建筑老舊等問題,市、區兩級住建部門,消防設計研究機構等根據會商,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在永慶坊街區內增設消防回車場,疏通街巷肌理,增設消防車道;規劃區域疏散安全區;采用消防設施彌補防火間距不足等問題;采用噴淋措施、外掛樓梯、鄰里屋面等多種方式進行疏散。
通過引入智慧消防等基于物聯網的消防監控管理平臺,科技手段為老街區消防管理持續賦能。目前,有關永慶坊街區內的各類消防信息均接入智慧消防平臺,通過信息處理、數據挖掘和態勢分析,為街區防火監管和滅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撐。
新技術服務老街區,當前,借助住建部大力推動智慧城建的東風,廣州還將進一步以科技力量賦能消防監管,同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消防產業規劃、運作,打造全鏈條消防產業園區,形成統一消防產業大市場和行業標準,以規模化、標準化、智慧化促進廣州消防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